何程鹏在实验室比对痕迹物证
何成鹏,现任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指纹实验室主任,曾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,荣获嘉奖3次,2021年入选全国公安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库,当选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指纹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人物特点▲▲▲
忠诚担当,精益求精,百折不挠,克难攻坚。
人物心声▲▲▲
侦破命案积案,是对历史负责、对人民负责,即使再难都不能放弃。
大众点评▲▲▲
他总是非常细致认真,在抽丝剥茧中,敏锐找到破案线索。
——武汉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 刘万鹏
观察、提交、检索、比对,不断重复,不断尝试……这些重复性很强的工作,对于性格安静、不善言辞的何成鹏来说,似乎很适合。
——武汉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警务技术二级主任 彭建国
沉浸在指纹世界中,那种专注和执着,可以让何成鹏忘掉所有事情。
——武汉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警务技术一级主管 谢珊
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杨槐柳、通讯员袁野 徐飞报道:
“何成鹏,醒醒,你是不是又穿越了?”在刑事技术实验室,一个长着卡通脸的民警正盯着检材一动不动,他的思绪早已跟随证据进入了微观世界。
“最长的一次盯着检材看了5个小时,满脑子都是各种放大的细节,直到有同事叫我去食堂才被拉回现实。”何成鹏是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指纹实验室主任,在同事眼中,他是一个能静下心来专注于发现的人。从事痕迹检验鉴定工作15年,参加过百余起重、特大刑事案件证据鉴定工作,充分运用专业知识直接查破一批刑事案件,同事都称他为“破积案导航仪”。
刻苦钻研 攻克命案积案
1996年1月27日晚,武汉市汉阳区龙舟路附近发生一起持刀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案。汉阳区分局民警仅在出租车上提取到4份可疑残缺血痕,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,案件侦破工作陷入僵局。
转机出现在今年6月,武汉市公安局在全市开展命案积案攻坚行动。当年的卷宗物证又放在了何成鹏的案头,他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再次进行了认真梳理。经过初步检视,他发现4枚血痕中,只有一枚细节特征比较丰富。他将自己标注的特征点与信息库融合比对,应用自创的工作法,将工作经验与人工智能有机地结合起来。
“找到的特征越多,对后续的比对、判断越有利。”功夫不负有心人,一周后拨云见日,王某有重大嫌疑。
何成鹏立即将情况通报至汉阳区分局,接到线索后,分局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综合研判。7月24日,民警成功在一处工地内将王某抓获,经审讯,王某交代了1996年1月27日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,并供述了另一名同伙。除该案外,王某还交代了两人在1996年至1997年期间,分别在河南和云南实施3起抢劫案,致2人死亡、1人受伤的犯罪事实。不久,其同伙落网。
“当年,这起案件中的4枚血痕提交至鉴定中心后,由我负责比对工作,我们当时通过人工卡片一张一张翻阅比对,下了很多功夫,但总是无功而返。”谈及此案,何成鹏的师傅彭建国仍记忆犹新。
多年来,何成鹏始终坚信“正义也许会迟到,但绝不会缺席”,他坚守鉴定工作岗位,刻苦钻研比对技术,最终成功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。
近年来,何成鹏抓住新技术运用契机投入实战,在今年的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,他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比中6起命案积案犯罪嫌疑人。“每一起积案得以告破,都是对被害人最好的告慰,也是对其家属多年创伤的抚慰。”何成鹏感叹。
技术创新 服务侦查破案
如今,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,视频监控遍布城市各个角落,案件侦破从传统的案发现场找线索变成了案发周边找监控。但如果碰到监控死角,痕迹物证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。
案件勘查中,从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到送检,一般需要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一整套传统操作流程。“能不能让民警在现场发现痕迹后,就能快速提取送检?”何成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。
今年6月,何成鹏将想法付诸实践,带领实验室民警经过几个月反复摸索,研发出一款名叫“新警勘”的应用服务软件并上线投入使用。
8月11日,武昌区分局余家头派出所接到报警称,路边三辆汽车的车窗玻璃被砸,财物被盗。经统计,被盗财物包括现金1.4万余元、香烟6条。民警通过仔细勘查,分别在车门、座椅部位发现8处痕迹,通过“新警勘”App,迅速对现场进行了拍照、上传、鉴定,10分钟后,系统反馈比对结果指向惯犯徐某,派出所民警根据线索,当天下午就将犯罪嫌疑人徐某抓获归案,并追回被盗财物。
“从现场发现到认定,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结果反馈,大大减轻了技术民警的工作负担,降低了痕迹检验工作的专业门槛,也能快速指导侦查方向。”谈起这款应用软件,何成鹏非常自豪。目前,这款软件已在全市推广运用,短短2个月时间,已经成功比中案件195起。
精益求精 践行工匠精神
读高中时,何成鹏就立志从警,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,毕业后,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他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刑警岗位。被分配到痕迹检验岗位后,一切从零开始,他一步一个脚印,凭借着一股子韧劲,迅速成长进步,专业技术也明显提升。
“一个特征怎么标、标在哪里,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。一个特征可能要进行反复标记、反复比对,有时候一看就是一天、一坐就是一晚上,任何可能都不能放过。”有一次,一起案件提取到的痕迹残缺模糊,但是现场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线索,何成鹏反复标注特征,不停比对,前前后后看了近1万份候选样本,最终成功锁定嫌疑人,这是他印象最深的一起案件。
何成鹏始终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,用专注和恒心,以“不破不休”的决心,不断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,为案件侦破打开突破口。15年刑警生涯,让他从一个毛躁小伙变得成熟稳重,当谈到刑事技术未来发展时,他说,随着时代的进步,案件破获将更加精准高效,刑事科学技术也会不断发展进步,相信终有一天,那些档案室里的积案会被一一攻克。